前不久,我收到一个姑娘的私信。
她说,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,爸爸为了她一直没有再娶。
可就在她工作后,爸爸找了一个女人。
那时,爸爸已经50岁了。姑娘想不明白,为什么这么多年都过来了,爸爸都那么大年纪了,还要再娶。
而且在她看来,那个女人明显就是图他的钱,带着个即将高考的儿子,
除了比爸爸年轻点,能提供点情绪价值,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。
有次她跟爸爸说休年假回家,爸爸却以阿姨的儿子要高考,不想影响他为由拒绝了。
原来,两人还没结婚,那女人就带着儿子住进了爸爸家。
爸爸还为这个女人花了不少钱,连她儿子的大学费用、买车的钱,甚至买房的钱,爸爸都出了。
姑娘问我怎么让爸爸清醒过来,分离这个“捞女”。
从这个咨询中,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:
男人的后半生,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女人的。
很多人觉得血缘关系大于伴侣关系,但在当下社会,这种观念正逐渐改变。
养儿防老,在现实中往往并不那么可靠。
就在前不久,热搜上出现了“报警抓亲妈”事件。
一位58岁的母亲去美国给女儿带3个孩子,却被女儿亲手送进异国他乡、人生地不熟的监狱;
更有一位母亲直肠癌,让女儿回来看看自己,女儿却称各自独立,不能因你的人生影响我的人生。
这些例子虽极端,但子女在父母养老问题上,大多也是有心无力。
现实就是:血缘关系并不总是可靠。姑娘的爸爸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,因此更偏向自己的伴侣。
这里也给所有男性提个醒——晚年能依靠的,还得是枕边人。
人到暮年,逐渐老去,即将逝去,孤独感会更强烈,那种渴望有个伴的心情,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。
我之前看过台湾的一部剧《恶女》,里面那些老年人心甘情愿为那个女人花钱,一方面是女人很会洗nao,
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太孤独了,想找个伴,知冷知热。
有些姑娘可能会说,感觉自己老公不需要女人,衣服丢洗衣机,吃饭点外卖,卫生不搞也过得挺好。
但我想说,这只是没到年纪,且没有失去过。
男人并不是不需要女人,而是他们往往低估了女人的价值。
我从处理过的上万案例中发现,不是女人离不开男人,而是男人比想象中更依赖女人。
有一位学员,她老公45岁那年,嫌弃她“笨拙”“跟不上自己的思想”,选择了出轨。
男人到了中年,似乎容易忘记现在这个他嫌这嫌那的妻子,也是自己当年费尽心思追来的。
不是妻子变了,而是男人自己变了,太过把自己当回事。
学员的老公以为婚姻是束缚,自己无所不能,妻子可有可无。
所以,当妻子提出离婚时,他毫不犹豫地同意,还放狠话:
“你迟早会后悔的,到时候别来求我。”
离婚后,学员起初迷茫,但很快发现,没有老公的挑剔和家庭琐事的束缚,自己的生活轻松自在。
她重新拾起爱好,参加绘画班和舞蹈社团,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生活丰富多彩。
而离婚后的男人,起初确实过了一段“自由自在”的日子。
可好景不长,独居生活让他逐渐力不从心。
他不会做饭,衣服堆成山,家里乱得像垃圾场,去父母家蹭饭,父母比前妻还唠叨。
有一次,他去前妻家接孩子,看到前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生活有声有色,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。
他苦笑着跟我说:“男人其实离不开女人,说不需要的,嘴硬罢了。”
这才明白,他以为的“束缚”,其实是妻子用青春换来的港湾;
他追求的“自由”,不过是失去依靠后的空虚。